2012年12月6日 星期四

夏天的童話:書介—德意志之魂


上週我不尋常地到書店裡買了這本不尋常的書:"Die deutsche Seele",《德意志之魂》。去年出版至今已歷九刷,成為明鏡週刊榜上的暢銷書。

 我到書店買書之不尋常,是因為我平常不看紙本,而只讀螢幕。而此書之不尋常,乃是因為它舉重若輕地處理了二戰後德國人最敏感的自我認同的問題。



 德國國民教育中的歷史課,重心一面倒地傾向兩次大戰以及戰後,在精神上是一部反納粹教育的歷史。十九世紀以前、乃至於中世紀的日耳曼史,幾乎不曾在學生的歷史意識中佔有地位。


 也因此,「何謂德意志?」這個問題始終成為不能提的秘密。一方面,人們對此的記憶有太多的缺口、馬賽克與不確定;另一方面,這個問題更常化作鬼魅般的自卑與自我恐懼:談論「德意志」是罪惡的(只要想想也屬於德語文化圈的老一輩維也納人鄙視德國客為「普魯士豬」的情況就夠了),且伴隨在「德意志」這個概念之後的,會不會就是「亞利安」?

 以至於「德意志蘭」(Deutschland,亦即「德國」)這個概念,至今或多或少仍然如同童話般的存在,當訴說童話的時刻在每四年一度的世足賽夏季降臨這塊土地時,人們才膽敢揮舞國旗高喊「德意志蘭」。人們自嘲地援引十九世紀作家海涅(Heinrich Heine)的作品:《德意志蘭:一場冬天的童話》,說二十一世紀的德意志蘭是「夏天的童話」(Sommermärchen)。

 (附上一部關於2006年世足賽德國隊的紀錄片「德意志蘭:夏天的童話」:http://www.youtube.com/watch?v=tyoKXAgpvbk

 在這樣的背景下,我所提的這本書的標題,至今仍是能讓人不安的:「德意志之魂」始終令人聯想到那揮之不去的種族主義的陰影,仍能讓某些人雙手掩面、不敢毫無保留地直視。

 然而,在那場歷史的黑暗已過了半個多世紀的2012年,人們也已忍不住在掩面雙手的指縫間,低調而好奇地注視這本書。

 本書的兩位作者(Thea Dorn與Richard Wagner)是知名的文化作家,五百多頁書旨在嘗試描繪與回答一個問題:「什麼是『典型德意志』的事物?」他們平靜地穿過歷史的不堪,選出了六十四個詞語,作為典型德意志文化的概念,從「晚餐麵包」、「足球」、「幼稚園」、「啤酒饞」、「白蘆筍季」直到「庸俗小市民」、「社會國家」、「分崩離析」、「浮士德博士」、「深淵」、「黃昏寧靜」、「恐懼」等等。

 作者流暢而不溫不火的敘述手法,將德意志的文學、思想與歷史典故和民間生活的日常經驗編織起來,從回憶中又能串連至當前正熱切被思索的諸文化議題,令人目不暇給,然後期許讓歷史的傷口自己慢慢結痂。

 我把閱讀時的暢快與朋友分享,他便問道:不知台灣有類似的書嗎,台灣的認同問題應該也同樣複雜?我回:很遺憾,好像沒有類似的,但我很受這樣類型之書寫的振奮,也許我也能來挑選一些能叫做「典型台灣」的概念。我似乎禁不住會把「鬱卒」(Melancholie,如朋友也有同感的)當作第一個概念寫上清單。但我沒有心力接著去完成這樣龐大的工作。

 不知道能不能也有一部不溫不火、不疾不徐地穿過種種不堪,把記憶編織起來、把嘶吼的惡意暫放一旁、抽離於悲情之外安靜地觀看那一場悲情、把馬賽克都卸下、把黑坑都填補上、把所有不同身份的陰影都如實地給予光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